上海森圖浪涌為您解答雷雨云是如何形成的
1.雷雨云是如何形成的?
答:雷電放電是由帶電荷的雷云引起的。雷云帶電原因的解釋很多,但還沒有獲得比較滿意的一致認識。一般認為雷云是在有利的大氣和大地條件下,由強大的潮濕的熱氣流不斷上升進入稀薄的大氣層冷凝的結(jié)果。強烈的上升氣流穿過云層,水滴被撞分裂帶電。輕微的水沫帶負電,被風吹得較高,形成大塊的帶負電的雷云;大滴水珠帶正電,凝聚成雨下降,或懸浮在云中,形成一些局部帶正電的區(qū)域。實測表明,在5~10km的高度主要是正電荷的云層,在1~5km的高度主要是負電荷的云層,但在云層的底部也有一塊不大區(qū)域的正電荷聚集。雷云中的電荷分布很不均勻,往往形成多個電荷密集中心。每個電荷中心的電荷約為0.1庫侖~10庫侖,而一大塊雷云同性的總電荷則可達數(shù)百庫侖。這樣,在帶有大量不同性或不同數(shù)量電荷的雷云之間,或雷云和大地之間就形成了強大的電場。隨著雷云的發(fā)展和運動,一旦空間電場強度超過大氣游離放電的臨界電場強度(大氣中的電場強度約為30kV/cm,有水滴存在時約為10kV/cm)時,就會發(fā)生云間或?qū)Φ氐幕鸹ǚ烹?;放出幾十乃至幾百千安的電流;產(chǎn)生強烈的光和熱(放電通道溫度高達15000℃至20000℃),使空氣急劇膨脹震動,發(fā)生霹靂轟鳴。這就是閃電伴隨雷鳴叫做雷電的原故。